清明节是为了纪念谁而来的 有什么意义

  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不同于纯节气。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和季节性顺序的象征,节日包含一定的习俗活动和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扫墓,是祭祀死者的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把酒、食、果、纸钱等物品带到墓地,在亲人墓前祭祀食物,然后烧纸钱,为坟墓培育新土,在坟墓上折几根绿色的新枝,然后磕头祭拜,最后吃酒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节下雨,路上行人欲断魂。酒家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写下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称郊游节,根据阳历,是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春天的绿色季节,也是人们春季旅游(古称郊游)的好时机,所以古人有清明郊游,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逝去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在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据说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然后逐渐将清明节的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至清明节。传说“寒食节”的起源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最后在这里被大火烧死。绵山所在地原名“定阳”,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目前,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一个重要的景点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已成为当地人民忠诚的代表。

  据说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的语言庆祝世界和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是春游的好时机。郊游早在唐代就开始了,历代传承已成为一种习惯。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和美丽的春景外,郊游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增加生活兴趣。

  扫墓在清明节很流行。事实上,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据说寒食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开元二十年,唐玄宗命令天下“寒食上墓”。由于冷食与清明相连,后来逐渐传入清明扫墓。清明扫墓在明清时期更为流行。在古代,孩子们经常放风筝扫墓。有些风筝上安装了竹笛,风一吹就能发出声音,就像风筝的声音一样,据说风筝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清明节也有很多失传的习俗,比如戴柳、射柳、打秋千等。在古代流传已久。据记载,辽朝最重要的清明节习俗是从朝廷到普通人打秋千。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很盛。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流亡的路上,他又累又饿,再也站不起来了。随臣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吃的了。大家都很着急。随臣介子推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从大腿上切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后,他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割腿时,他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成为历史上的国君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奖励了陪伴他流亡的英雄,却忘记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公,劝他面对君主要求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求赏的人。他穿好衣服,悄悄地去绵山隐居。

  晋文公听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经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路险,树木茂密,找两个人不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火遍绵山,却没有看到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不哭。葬礼上,从树洞里发现了一本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希望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他把老柳树给了“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