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阶四品升三品到底有多难,清朝官员想从四品升上三品有多难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封建时代亦或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只要还有国家这一概念存在,人们就必须在政府的管理下生活,毕竟有了规矩的约束才能享受安稳宁和的生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负责治理地方的官员是必不可少的,而提到了官员,就必然会有对应的政治制度,比如说官员的升迁、官员的权力大小等等。古时候的官员是服务于朝廷,有着明确的官阶差异,每一阶的晋升都是无比的困难,尤其是在京城任职的官员。那么清朝官员想从四品升上三品有多难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清朝官阶四品升三品到底有多难的详细解答。

99%的京官被卡在四品这道关上

在京各衙门的文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档次,处在金字塔顶的是大学士、军机大臣,也是为人臣者所能达到的极限;第二档是九卿,即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一把手;第三档是六部、理藩院左右侍郎以及各院、寺堂官,即所谓的“京堂”;第四档是司官(也称郎官),就是各部的郎中、员外郎;第五档是五品以下小京官。

一个进士出身的京官,初次授职一般为六品主事或是七品中书,很少授予八品、九品或是未入流的岗位。

按照京察三年一次为标准,五品以下小京官们在仕途前期如果表现良好,那么获得提升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五品以下的岗位比较多,几乎占了岗位总数的70%。

既然缺的数量足够,那么就有很大的晋升空间。正常情况下,六年即两个任期之后,小京官的屁股都会挪一挪,七品升六品,六品升五品。就算运气不佳者,也会在十年之内从第五档升至第四档。

随着品级的提升,对应的官缺数量也在逐步减少,清代正五品、五品官缺的数量还算可观,尤其是六部的郎中、员外郎数量就有一百好几十个,此外还有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等。

零零散散加起来,正五品、从五品总数至少有二百多个缺,小京官们努努力、多花点心思,混个员外郎、郎中难度还是不大的。

到了五品这个关口以后,再想往上升难度就很大了。一来是五品以上官缺大幅减少,二来是五品以上文职京官,大多是衙门的一二把手,基本跨入京堂这一行列。

从上往下数,正从二品文官仅有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这几个岗位,人数也是算得出来的,大致也就30来个缺。

正从三品官缺为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人数比正从二品还少,不到20人。

对于五品应升官员来说,是不可能越级提拔到三品、二品的岗位上的,必须要在四品这一阶段略作停留。

 

正从四品官缺总计有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看起来岗位倒是不少,但仔细一品不难发现,正从四品岗位中,多数都是翰林官,像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这几个衙门,几乎都被翰林官垄断。进士出身的官员,可选的余地十分有限。

常态化下,进士出身的小京官们,如果运气好得到皇帝提拔,也只能在通政司、都察院、及各寺任职。这样算起来,岗位数量少得可怜。试想,在京文官有三千多人,升任四品无疑是挤独木桥。而且,旗人在选官上享有特权,一旦缺出,得先紧着他们。

九转成丹是京官升迁途中的必修课

所谓的九转成丹,就是说从五品的员外郎如果晋升从四品,必须要经过九个岗位的调任方能实现。

这九个岗位分别是:员外郎、郎中、御史、掌道御史、给事中、掌科给事中鸿胪寺少卿、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

在每三年一次的京察考核中,总有许多小京官们表现优异,朝廷多少要对他们进行褒奖。然而吏部无法给他们加官进爵,如果是从五品倒还好说,提个半级给个正五品。

而对于正五品官员,只能采取调岗的方式加以调剂,比如工部郎中调任户部郎中,就像知县一样,干得好就从简缺调至要缺。这种品级不变职务由简至要、由瘦而肥的调整方式十分常见。

吏部的家其实也不好当,在有限的资源下,只能来回调剂,等到四品缺出的时候,才会在资历最深的五品官员中铨选。所以很多京官一辈子都在五品这道关上来回转悠,难以更进一步。

不过一旦突破了四品这道门槛,再往上升反而不难了,不能说触手可及,在退休之前只要踮踮脚,混个正二品侍郎问题还是不大的,再不济也得是三品大员。至于尚书、大学士,那就全靠命,非人力所能及。

其实不仅仅是京官,地方官同样也存在这个情况,如果说一个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七品知县,一旦运气爆棚被提拔为从四品的知府,那么加把劲还有希望升到按察使、布政使。所以说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四品都是他们一辈子都难以触碰的天花板。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