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立秋是怎么来的又有何习俗文化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立秋节气得到了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天气要素将会出现转折,在接下来的时光里,这些要素将会逐渐减少,部分地区的降水甚至会直接消失。而且立秋之后,农民将迎来农作物的收获期,故每当立秋到来,人们都会举行祭祀土地神的活动,以此来庆祝土地的丰收。那么立秋是怎么来的又有何习俗文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的详细介绍。

立秋有什么寓意

立秋的寓意是象征着丰收和希望,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从气候上来说,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立秋节气介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一旦立秋,天气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2、啃秋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或者取西瓜和烧酒同食。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