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孝张皇后为什么被誉为五全皇后,诚孝张皇后因何被称作五全皇后

相信大家都听说乾隆皇帝“十全老人”的名号,这个名号非常的响亮,以至于不少对其不甚了解的人都以为乾隆真的是个完美无缺的帝王,但其实该名号是乾隆帝自己给自己取的,而非由后世史学家为其冠名的,可以说存在不少水分。但要是提到“五全皇后”的诚孝张皇后,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她名号的真伪,毕竟历史上能收获此殊荣的皇后仅此一人,而且还是获得史学家们的一致认可的。那么诚孝张皇后为什么被誉为五全皇后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诚孝张皇后因何被称作五全皇后的详细解答。

一、力保明仁宗朱高炽太子之位

诚孝皇后张氏,出生于平民家庭,她的父亲是指挥使张麒。长大后因选秀入宫,被许配给燕王世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妃。不久之后,燕王朱棣假借奉天靖难为名,起兵谋反,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成功夺取了皇位,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一年,便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而张氏也随之成为皇太子妃。皇太子朱高炽身有残疾,为人憨厚老实,并不受朱棣的喜爱。但张氏十分聪慧,行事有度,而且她的儿子朱瞻基十分机敏聪慧,深得徐皇后和朱棣的喜爱。

朱棣心中属意的太子人选其实是次子朱高煦,朱高煦为人英勇善战,性格也与朱棣十分相似,反观皇太子朱高炽,相貌便十分普通,性格也有些迂腐沉闷,这让朱棣动了想要另立太子的想法。

皇太子妃张氏聪慧,凭借朱棣对兄弟二人的态度探知了朱棣想要易储的想法,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中斡旋,加上儿子朱瞻基十分的讨人喜爱,凭借徐皇后和朱棣对自己的信任断绝了朱棣想要易储的决心,稳固了丈夫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二、辅佐仁宣两位皇帝开启仁宣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去世,朱高炽即位称帝,册封张氏为皇后。朱高炽虽然愚笨但对国家大事非常上心,他日日操劳政事,皇后张氏便在他身后为他分析提点,避免朱高炽在朝政上出现错漏。

明仁宗朱高炽于政事上十分勤勉,所以他在任期间明朝政局稳定,百姓生活富足,社会也十分安定。可惜,登基不到一年,朱高炽便英年早逝。留下了皇后张氏和太子母子。张氏还来不及伤心,便将太子朱瞻基推上了皇位,朱瞻基登基之后,册封张氏为皇太后。

朱瞻基从小在皇太后张氏的身边长大,他十分敬重皇太后,也了解皇太后对政局方面的把握与理解。所以在朱瞻基刚登基那几年,几乎所有的军政大事他都要同张氏商量,在得到张氏的首肯之后,才交代臣子去执行,所以当时实际掌握明朝军事大权的人是皇太后张氏。

张氏虽然插手军务,但她却十分的有分寸,只是向皇帝提出建议,将决断权交付在朱瞻基的手中。不仅如此,张氏通读史书,明白外戚干政对朝廷的危害,所以她也严令禁止自己的弟弟张升参与国事大事。

朱瞻基听从张氏的教诲,不仅勤政爱民,将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还十分孝顺张氏,四方各国献上的宝物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献给张氏,母慈子孝,一团和气,两人关系堪称皇室典范。

据史书记载,仁宣两位皇帝在位期间,海内外一片繁荣昌盛,举国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明朝开启了一个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的时代,史称“仁宣盛世。”

三、推举幼帝登基、拒绝垂帘听政

好景不长,明宣宗朱瞻基37岁时因病去世,受到丈夫、儿子接连去世的打击,张氏差点一病不起。朱瞻基去世的时候,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加上皇太后抱病在床,一时间朝堂之上群龙无首,流言四起,竟有人传言张氏要辅佐自己的儿子朱瞻墡登基为帝。

张氏听闻流言之后怒不可遏,不顾病体,召集朝中的大臣前往乾清宫,在诸位大臣的见证下,推举太子朱祁镇登基为帝,粉粹了朝中的不明流言。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之后,册封他的母亲孙皇后为皇太后,张氏则为太皇太后。朱祁镇年纪尚幼,不能坐镇朝堂,于是便有大臣提议,恳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张氏听后连忙拒绝,并言明:后宫外戚不可干政。

张氏牢记祖训,祖宗之法不可破坏,但她并未真的放心将朝政大权交于一个幼童手中。她叮嘱朱祁镇在朝中要多多依仗那些忠心的老臣,并提醒朱祁镇不要给予太监过高的权利。

当时朱祁镇身边有位非常倚重的太监王振,王振曾仗着朱祁镇对自己的宠爱多次对朝中大事进行干预,张氏听后气愤不已。为防止太监权利扩张,张氏想要将王振直接赐死,奈何皇帝与大臣求情,张氏才将王振的死罪赦免,但也下令不准他再度插手朝政。

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缠绵病榻,她明白自己大限将至,在临死之前仍不放心大明朝政。她下令传召杨士奇前来,询问他如今朝廷之内可有些隐患存在。杨士奇见张氏呼吸微弱,跪着向张氏回禀当前的紧要政务。可惜杨士奇尚未说完,太皇太后张氏便停止了呼吸。

张氏去世之后,与明仁宗朱高炽合葬于献陵,全国上下举国哀悼。但没过不久,朱祁镇又开始重用太监王振。没了太皇太后的威压,王振便再度插手朝政,他怂恿朱祁镇亲征土木堡,没想到朱祁镇大败被敌军俘虏做了人质。朱祁镇被俘后朝廷陷入一片混乱,明朝从那时候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诚孝张皇后,是古代历史中非常出色一位女政治家。她对明朝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可以说大明王朝的,少不了她的一份功劳。她在丈夫和儿子去世之后,勇敢地站了出来,辅佐新帝,稳定了明朝的朝堂局面。

她身为太皇太后,手中拥有无边权力,但她谨遵祖训,约束控制亲眷,不允许外戚插手朝堂政务,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而她的所作所为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她在位的这18年里,明朝一直都是国泰民安,蒸蒸日上,想必这也能够让她的心灵得到慰藉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