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的主公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呢?

魏蜀吴三国历史上的主公,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出色的统治者,各自在政治、军事和策略方面展现出非凡的能力。然而,就其能力的强弱而言,谁更胜一筹却是一个令人热议的话题。究竟是曹操的权谋智勇,刘备的仁义道德,还是孙权的稳重果断,谁能够被视为三国中最具能力的主公呢?让我们一同探讨并对比魏蜀吴三国主公的才干。

  魏、蜀、吴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教练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和经济的竞争。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70多年——从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一块石头”吴主孙浩投降,三国归晋止。魏、蜀、吴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教练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和经济的竞争。影响和决定魏、蜀、吴兴衰的各种内外因素很多,教练的能力和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国教练哪个强,各有优缺点没有蓝翔-曹操、刘备、孙权能力素质评价

  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国教练的人生历程不同。总的来说,曹操是最难的,孙权是最幸运的,刘备是最幸运的。

  曹操在曲折中奋进,他的性格特征是刚性——敢于行动,过去可以改变。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无疑是一个成功而强大的领导者。在政治上,他打着匡扶汉朝的旗号,“以天子命令诸侯”,占优势。在经济方面,他逐渐统一了兖州、河北、幽静等地区,为中国北方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开创性地实行屯田制,数百万军队也是军队和人民。魏是三国中最富有、最强大的军队。军事上,他破袁术,灭吕布,定徐州,收张绣,败袁绍,征乌桓,平马超,降张鲁。虽然赤壁之败,但他仍然不失优秀军事家的历史地位。在文化上,以曹氏三父子和“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引领了文坛百年风骚。

  影响曹操人生成就的决定性人格因素有四个:

  一是大事清醒-明。曹操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在各种重要的历史时刻,他总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他拒绝与王芬和徐友合作,谋废灵帝;关东将军想建立刘玉。曹操坚持“北方,我自西向”;至死不篡汉称帝,等等。招聘人才和严格奖惩也是他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例如,在严格的奖惩方面,他强调“奖励和奖励,不要吝啬金钱;没有功绩,没有分歧”,“没有官员,没有功绩的大臣,没有士兵”,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明确的旗帜,一致,大臣和将军愿意为他服务。于禁在执行战场纪律时,冒犯了曹操的直系部队青州兵,他不怒反悦,被封为益寿亭侯。

  二是敢闯敢干——勇敢。曹操当洛阳北部尉时,敢于杀死“十常侍”之一简硕的叔叔;董卓乱政后,他“散家财,合兵得五千人”,拉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与董卓作战时,以袁绍为盟主的各路诸侯“不敢先进”,只有曹操敢于领军西征;官渡之战,曹操敢于“以弱为强”;征乌桓,敢于“经白檀、历平风、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曹操在中青年时期充满了冲动,但他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偏向于冒失和残忍,如激反张绣、屠杀徐州等,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中后期,尤其是赤壁之战后,曹操的行为越来越稳定,甚至趋于保守。比如张鲁收降后,适可而止,不敢直接去成都,“垄望蜀”。

  三是百折不挠-韧。曹操一生经历了四次大败:一败于徐荣,二败于吕布,三败于张秀,四败于孙刘。最糟糕的失败也可以说是曹操人生的低谷。当兴平第一年(公元194年)曹操再次攻击陶谦时,他认为最可靠甚至可以交付未来的朋友张淼背叛了他。曹操失去了兖州的根据地,流离失所,非常落魄,甚至考虑寄人篱下,投奔袁绍。然而,每次失败后,曹操都不气馁。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总结经验,重组旗鼓,再次投入战斗。因此,曹操总能遇到挫折,不断冲出困境,取得胜利。

  四是从劝如流-智。曹操的心胸比较开阔,只要是因为他的有利意见和建议,他大多能谦虚地接受。他的许多骄傲作品实际上是他的谋臣智囊团的集体智慧:许下屯田是毛杰的建议;先平吕布,后取徐州是于迅的战略;西迎天子和定都可能是于迅和董昭的建议;乌巢抢粮是许攸的想法;远袭吴桓是郭嘉的智慧。——领导者不可能对一切都很熟悉,但只要他们能集思广益,虚心接受建议,选择自己的好人,改变自己的坏人,就是“高人”。

  刘备在夹缝中生存,其性格特征是柔性-委屈求全,蛰伏待机。

  刘备被后人美化为仁君德义的楷模,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未必如此完美。《三国志》一开始记载,虽然他以“贩履织席为业”,但他“不太乐意读书,喜欢狗马、音乐、漂亮的衣服”,“善于与英雄交往,相当年轻”,一副浪漫的花花公子形象。陈寿评论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在我看来,刘备有高祖之风,没有高祖之能,有高祖之器,没有高祖之知。刘备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以颠沛流离开局,以惨败夷陵、白帝城托孤结束。

  其人生轨迹可用三句话总结:

  一是韬光养晦—咬一个“忍”字。《三国志》记载刘备“语言少,善下人,喜怒无色”。这不仅说明刘备城府深,也说明他是一个理性、克制、坚忍不拔的人。刘备的生活相当曲折。他从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四处寄人篱下奔向公孙,颇有“丧家犬”的味道。刘备入主益州前,属于乱世夹缝中的弱势群体,其自保之术只能与光同尘,隐藏光泽,以曲求伸。在刘备与袁术对峙的关键时刻,吕布偷袭下邳,俘虏妻子,刘备只能忍气吞声,“求和于吕布”。据《吴历》记载,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迫害,“时闭门,人种芜菁”;和曹操青梅一起煮酒谈英雄时,他瞒天过海,假装惊失匕首。他寄身荆州时,建议趁曹操北征乌桓时乘虚进攻徐都,刘表不采纳,他也无奈,不再强求。刘备早期的“寄生虫”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忧患意识与普通人不同,他的毅力也与普通人不同,甚至有点害怕。诸葛亮说,他“北怕曹公的力量,东怕孙权的力量,最近怕孙夫人的生活变成肘腋下”——每次他进入妻子的房间,他都“真诚而令人敬畏”。他真的很害怕回家,坚持回家。

  二是见机而作—苦等一个“时”字。刘备的韬光养晦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暗中努力,徐图自强。不管情况有多艰难,他都没有堕落青云的志向。他一直以皇室之舟为榜样,以帮助汉朝为己任。成语“腿肉复生”是刘备对老人即将来临、功业不建的感叹。在公孙瓒手下,他不失时机拉拢赵云;在曹操手下,他与董承密谋杀曹操;袁绍手下也不安,“阴欲离绍”;在刘表的手下,多方交接荆州豪杰,以至于“表疑其心,阴御之”;在刘章的手下,刘备更是无所畏惧,“北到佳萌,不即讨鲁,厚树恩德,以观众心”——取刘章而代之的政治野心显而易见,到时机成熟,便找借口,进围成都。因此,刘备的隐藏是为了等待机会。只要历史机遇来临,他就会像“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趁势而上,一飞冲天。因此,刘备的隐藏是为了等待机会。只要历史机遇来临,他就会像“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把握,趁势而上,飞向天空。在这方面,一些有洞察力的人看着火:周瑜提醒孙权:“刘备是一个英雄,关羽和张飞将军将不会长期屈服。程昱和郭嘉反复建议曹操杀死刘备,尤其是程昱。《三国志》记载了他对曹操的建议。“看刘备有才华,很受欢迎,不如早图。”。当曹操派刘备和朱灵率军拦截袁术时,两位谋臣试图说服“刘备不能纵容”。但为时已晚,刘备从此如蛟龙入海,一生以曹操为敌。

  三是收揽人心——力行“德”字。刘备的名言是“不以恶为小,不以善为小”,临终给儿子刘禅的遗言是“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厚义气被大书特书渲染,正史上也有许多记载。《三国志》和《魏书》都讲述了刘备作平原相时,郡民刘平派刺客杀了他的故事,最后“客人不忍刺,语之而去”。赤壁战前刘备的“两个不忍心”最能体现他的仁义。:首先,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击襄阳,取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没有采纳;第二,荆州父亲和老人随刘备转移,刘备不忍放弃,说:“夫妻事务必须以人为本,今天回到我身边,我怎么能忍受放弃!然而,刘备并不是一味遵守仁义的腐儒,而是一个政治家。所谓“仁义”,只是他收拾人心、壮大队伍的政治宣言。一旦危及根本利益,“仁义”也可以抛在脑后——曹军赶紧追到最近,刘备还是抛弃了荆州10万父老,匆匆逃命。据《九州春秋》记载,庞统劝刘备去益州时,他先是大言炎炎:“今指与我为水火者,曹操也是。操以急,我以宽;操以暴,我以仁;操以危,我以忠。每一次操反,事情都能成耳。今天小故而失信的人,我不取也。庞统进一步劝说“今日不取,终为人利”后,他立即撕下仁义道德的面具,反击刘璋,直逼成都。一路上,好消息频传,刘备非常高兴,“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称:‘今日之会,可谓乐趣。这时,连建议夺取益州的主谋庞统都看不下去了,说:“伐人之国,以为欢,非仁者之兵。“-这个时候刘备怎么会有任何仁义君子的风范和风格?!

  孙权在守成中进取,其性格特征是中性宽威并济,和谐持重。

  临终前,孙策对19岁的弟弟孙权的评价是:“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竞争,清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清。历史证明,孙策的评价过早,无论是保江东还是与世界竞争,孙权都不在孙策之下。孙权承担了父亲和兄弟的事业,据江东介绍,虽然他是守成之君,但他的能力、素质甚至历史事业都不逊色于曹操和刘备,以至于比他大27岁的曹操感慨万千:“生孩子就像孙仲谋!”

  孙权的能力和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文能武。孙权比较好学,他说自己“少年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但不容易读。统事以来,省三史、众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裨益”。虽然他没有像曹操那样传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好句子,但在众多的言论中,他都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史底蕴。他喜欢把两汉历史人物与周围的大臣进行比较,并建议吕蒙、蒋饮等年轻将领抓紧时间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在历代君王中,孙权带兵打仗也比较强。据《三国志》记载,孙权喜欢游猎,特别喜欢与虎为敌,38岁时,他“亲骑马射虎于灵亭”。马为虎受伤,权投双戟,虎却废”。孙权骑射术很好,史料没有正面描述,但《献帝春秋》记载了孙权征合肥时被张辽袭击,险象环生,差点被俘。“张辽问吴降人:‘向紫胡子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回答:"是孙会稽。""孙权被久经沙场的魏国将领称赞为“善射”,说明他的箭术还不错。

  二是统能分。孙权统治江东时,形势相对危急。《三国志》介绍:“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而,这个危险的地方还没有完成,而世界上的英雄都分布在州县。宾夕法尼亚旅游公寓的人们关心安全,没有君臣之固。面对复杂的形势,孙权一方面尊重和信任父亲和兄弟时代的老大臣,“以大师的礼物对待张昭,以周瑜、程普、吕凡为将领”。另一方面,他不断培养和发现年轻人才被他们使用。“招聘帅哥,聘请名人,鲁肃、诸葛瑾等。开始当客人”,很快就稳定了局面。特别是八年后赤壁大战胜利后,孙权在东吴的核心领导地位从未动摇,甚至发展到后期的肆意杀戮。同时,孙权也可以让将军发挥主观主动性。赤壁之战中,他完全授权周瑜,夷陵之战时更信任后起之秀鲁迅。史载:刘备死后,吴蜀关系缓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孙权特意在鲁迅刻了一个官方印章。“每次有禅和亮书,他都经常示逊。如果他感到不安,他会下令改变并密封。”。这样的信任,这样的权力下放,真的很少见。

  三是能伸能屈。总的来说,孙权是一个比较坚强的人,个性张扬的一面无处不在:比如他在宴会上亲自给大家喝酒,于翻假喝醉了,他很生气,“手剑欲击之”。孙权一直担心张昭赤壁战争前的主要下降。他不仅没有让张昭成为宰相,而且在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孙权甚至拔刀相对,“塞门”,然后“烧门”——像张昭这样的两代老兵还是这样,其他人更不用说等了。但在历史上,孙权的忍术也很有名。陈寿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实践之奇,英人之杰”,主要是指他“不外御,卑词魏氏”——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攻不成,“引军还”。为了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孙权主动“请降都尉徐详诣”。特别是在“白衣渡江”袭击荆州后,孙权“上书称臣于操,称天命”,劝曹操称帝。夷陵战争爆发前,孙权积极开展外交调解,向曹丕“遣使称臣,卑辞奉章,送禁等还”;曹丕要求上贡明珠、象牙等宝物,孙权也要求回应。对刘备来说,孙权先是“遣使求与于汉”,“先主盛怒不许”,然后任命鲁迅火烧刘备连营700英里。胜利后,孙权主动“请和”——见好就收,给刘备一步,同时搞好与魏蜀的关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