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隆皇帝的17个儿子都有哪些成就?

《干隆皇帝的17个儿子都有哪些成就?》 干隆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他一生共生有17个儿子,这些皇子们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成就和传说。其中,一些儿子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清朝的帝王,如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另外一些儿子则在政治、文学、军事等领域有着杰出的表现,为清朝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清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众所周知,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乾隆在康熙、雍正两朝的文治武功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国家统一,使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发展。史书记载乾隆帝一生有皇后3位、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答应2位。这43位后妃给他生下17个皇子。其中七位皇子夭折,余下的10位皇子也大多是平庸之辈,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干隆皇帝的17个儿子都有哪些成就?长子永璜:因丧失宠,抑郁而终

永璜(1728-1750)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这位富察氏命不好,在乾隆登基前两个月就去世了。因为生育长子永璜有功,乾隆登基后,经过几次追封,最终成为皇贵妃。可偏偏她的儿子却因为另一位富察氏的葬礼失去了宠爱。乾隆十三年,乾隆东巡山东,乾隆最宠爱的富察孝纯贤皇后富察氏驾崩。伤心之极的乾隆令长子永璜以大阿哥身份在京迎丧,由于永璜表现的不够悲伤,遭到乾隆的严厉训斥。野史记载,乾隆曾将永璜踢倒一顿暴揍,永璜也就因此失去了储君资格,抑郁而终,年仅23岁就去了,乾隆十分悲痛,追封为定亲王,谥号安。

次子永琏:以母受宠、九岁夭亡

永琏(1730-1738)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由于乾隆对孝贤纯皇后的宠爱,永琏一出生就被乾隆视为掌上明珠,雍正皇帝对自己的这位皇孙也是十分疼爱,特意赐名永琏。乾隆更是秘密将其立为太子,意图百年之后传位于永琏。可惜年仅九岁的永琏因“偶感风寒”早早去世了,异常悲痛的乾隆特意将传位诏书公布于众,并举行皇太子册封大典,亲自为永琏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礼,赐谥号端慧。

三子永璋:以丧失宠、因病而终

永璋(1735-1760)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永璋跟皇兄永璜命运一样,在为孝纯贤皇后迎丧时表现的不够悲伤,遭到乾隆迁怒,乾隆明确提出剥夺继位资格。永璋26岁去世,他比永璜还要悲催,唯一的儿子早早夭折,后来过继了成亲王永瑆的儿子绵懿为嗣。永璋死后被追封为多罗循郡王,葬在永璜墓园。

四子永珹:过继叔祖、寿终正寝

永珹(1739-1777)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永珹25岁时被乾隆过继给康熙第十二子履懿亲王允裪为后,袭封履郡王。永珹也就因此失去了继位的资格,39岁时去世,以亲王礼制安葬,谥号端。

五子永琪:文武双全、英年早逝

永琪(1741-1766)生母为愉贵妃珂里叶特氏。永琪文武双全,博学多才,精通满蒙汉语言,而且善于书画,深受乾隆钟爱。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大火时,永琪不顾个人安危,将乾隆从大火中背出,乾隆特意封其为荣亲王。可惜在封王十个月后,永琪就生病去世了,年仅24岁,谥号纯,葬于永璜墓园。

六子永瑢:出继叔祖、编修四库

永瑢(1743-1790)皇兄永璋同母弟,母为纯惠皇贵妃苏氏。17岁时,永瑢奉旨出继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封为贝勒。他也继承允禧擅长书画的才艺,在诗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因此也得到了乾隆的器重,不断委以重任。27岁时,奉命管理内务府;30岁时,封为质郡王;31岁时,充任四库全书馆总裁;37岁时监管钦天监;47岁时,进封质亲王,总管内务府;48岁时去世,谥号庄,未能赶上乾隆帝的八旬万寿庆典。

七子永琮:以母受宠、两岁夭亡

永琮(1746-1748)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作为富察皇后的爱子,永琮从一生下来就受到乾隆的格外偏爱和重视,两次作诗表达自己的喜出望外的心情,并意图将永琮立为太子。可惜的是永琮在两岁时就因天花去世了,一连丧失两位嫡子的乾隆异常悲痛,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谥号悼敏皇子,葬入了自己的同母皇兄端慧太子陵。嘉庆亲政后,对自己的这位哥哥追封为哲亲王。

八子永璇:重文轻武、长寿之王

永璇(1746-1832)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永璇不重骑射,喜欢汉人儒家之学,这人乾隆帝十分不满,并且永璇举止轻佻,人缘很差,因此多次遭到乾隆严厉谴责。直到34岁时,才被封为多罗仪郡王。嘉庆亲政后,进封为和硕仪亲王,奉命总理吏部,翦除和珅党羽。后来多次嘉庆帝的处罚,癸酉之变时,永璇因为平乱有功,被开复了一切处分。永璇是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王爷,道光二十一年去世,时年87岁,谥号慎。

十一子永瑆:书法大家、忠事三朝

永瑆(1752-1823)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永瑆勤奋好学,擅长书法,深得乾隆喜欢,并将明珠的府邸赏给了他。37岁时,受封和硕成亲王。嘉庆亲政后,永瑆授命领军机大臣,管理户部三库,癸酉之变时,奉命在紫禁城内督捕叛匪。嘉庆驾崩后,授命撰写遗照时,误作乾隆出生于承德,被罢免一切差事。道光三年去世,时年72岁,谥号哲。

十二子永璂:因母失宠、英年早逝

永璂(1752-1776)生母为继皇后辉发那拉氏。永璂天资聪慧,出生后备受乾隆喜爱,曾作诗庆贺。生母继皇后失宠后,永璂也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20岁时,奉命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四年后成书;25岁时去世,按照宗室公礼制安葬。嘉庆亲政后,追封为多罗贝勒,因其无子,特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

十五子永琰:照搬乾隆、平庸天子

永琰(1760-1820)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14岁时,被乾隆秘密建为储君;20岁封为和硕嘉亲王;37岁受乾隆禅位登基,即是嘉庆帝;三年后,乾隆驾崩,嘉庆帝正式亲政。面对乾隆留下的烂摊子,嘉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弄死了和珅,铲除和珅同党。嘉庆打着“咸与维新”德旗号,却照办了乾隆的治国方略,依葫芦画瓢的处理朝政,致使大清在他手里不仅没有实现复兴,反而日渐衰落。在内忧外患日益加重的境况下,61岁的嘉庆驾鹤西去。

十七子永璘:明哲保身、得以善终

永璘(1766-1820)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永璘与世无争,明哲保身,作为乾隆帝的小儿子,受到了格外优待,分府时,乾隆特意多给了他一个当铺。嘉庆亲政后,也对自己的这位同母弟弟颇为优待,先被封为惠郡王,后改封庆郡王;在嘉庆弄死了和珅之后,又将和珅的宅子连同和珅的一半家产都赐予了他。备受宠爱的永璘也就做了一个逍遥王爷,临终前进封为亲王,55岁时去世,谥号僖。

早夭五子,未获封

九子未序齿(1748-1749)早夭,未封,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十子未序齿(1751-1753)早夭,未封,生母为舒妃叶赫那拉氏。

十三子永璟(1756-1757)早夭,未封,生母为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十四子永璐(1757-1760)早夭,未封,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十六子未序齿(1762-1765)早夭,未封,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自从雍正皇帝创立秘密建储之后,清朝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九子夺嫡”的惨剧,乾隆几经辗转,最终确立了平庸的嘉庆继承了皇位,却甩给了他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而嘉庆继位后,他16个兄弟当中在世的只有三位,这三位兄弟也没有为大清作出太大的贡献,所以说,乾隆的皇子们大多是平庸之辈。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