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什么被叫作包青天?包青天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包拯为什么被叫包青天,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包拯(999—1062),即包公,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的父亲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渐把小小的包拯培养成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只有28岁的他考中了进士。

  可是父母身患重症,几经医治均不见效。包公不忍远去为官,执意要留在家中照顾自己的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包公这才在亲友们的苦苦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10年之久。包公对父母的孝敬,直到今天也堪为一些素质低下的人的表率。

  包公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所以后人称他为“包待制”)、知谏院,并最终做了开封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

  包公任职期间,一颗心时刻留心着民间百姓的疾苦,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只顾看着上司的脸色,猜度上司的心思,这是包公和许多官吏(包括贪官污吏)的最大区别。在包公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时,他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

  江南地区有一年遭遇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必须事先奏请皇帝,等批准以后方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但是当时情况紧急,就算派人将文书连夜马不停蹄地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估计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又要被饿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果断地做出决定开仓放粮,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在公元1042年,宋仁宗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们纷纷寻找机会逃亡他乡,牲畜也常常累得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

  但当皇上派人来了解情况时,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讨好上级,虚报政绩,以利升迁,不仅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还纷纷称赞其为好事。包公知道后,连忙给皇帝写下了奏章,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并且要求立即追纠不法官员谎报瞒报的行为,并予严惩。

  皇帝被他的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感动了,采纳了他的建议。新的食盐通商法施行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人民也拍手叫好,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稍后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包公的声名流传极远,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的意思。

  心中时刻记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时刻记着他的名字,并且这种记忆是永久的,载入史册的,这就是流芳百世。包公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去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50里的大兴集,这对大臣们来说是难得的殊荣。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这副对联,极其准确地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中国的历史和民间中,一直流传着“包青天”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包拯为包公。包拯以他的执法公正无私,不畏权贵,敢于替民做主而深得人们的爱戴。如今,包公已经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词,外地的游客到了合肥,都要去看看包公祠,怀念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仆”。合肥市南门外的包孝肃公祠,即后人为纪念他的英明而建的,祠旁还专门凿了一眼井,百姓称之为“廉泉”。清朝人李国蘅说:“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后人称赞包公“正气大名留宇宙,道直千秋同岳峙”。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