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畲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畲族服饰以简约大方、实用美观著称,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畲族服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少有人再穿民族服装,导致民族服装逐渐衰弱。还开展了一些呼吁人们保护民族服装的活动,使其得以继承。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五彩缤纷的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文化的历史

明清时期,畲族服饰在闽、浙、粤、赣等地基本相同。男女“无寒暑,无衣麻”,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明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或绑腿,“无鞋履”。李拔:《汀州府志》重刊本,卷四五,《丛谈附》,同治六年(1867年),“其男子不巾帽,短衫阔袖,椎髻赤脚”。

周杰:《景宁县志》卷12,《附畲民》,清同治11年(1872年)。女性“阔领小袖”,魏兰:《畲族风俗》,清光绪32年(1860年)。“短衣布带,裙子不遮膝”,傅恒:《皇清职贡图》卷3,清乾隆16年(1751年)..“没有缠足的习惯”,余绍宋:《龙游县志》卷2。

由于地域不同,发型明显不同,或“高髻垂涎”,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五、《人类》或“裹髻以布”,李拔:《汀州府志》。或者周杰:《景宁县志》...福建永定巫宜耀的《三瑶曲》称赞女性丰富多彩:“每个家庭的新草珠都很轻,璎珞的妆容也不一样。不习惯世人施粉黛,明眼皓齿任天生”,转引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5畲民附》。

畲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畲族男女服饰与汉族基本相似。然而,闽浙两地人口相对集中的畲族服饰仍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尤其是闽省畲族妇女,由于地域和婚姻状况而呈现出色彩。闽东北的畲族女性发型被称为“凤凰发髻”。16岁前,女孩用红绒辫子缠住头,额头留下“留海”。她们被称为“布妮头”。

成年已婚女性的发型畲族被称为“山哈娜头”,根据地区略有差异。在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宁德南路飞鸾等地流行的发型被称为“凤头髻”。在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地区流行的发型被称为“凤身髻”,在福鼎和霞浦西路流行的发型被称为“凤尾”。

闽南,闽西部分畲族妇女的发型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闽北畲族妇女用100个银发夹和红绳、料珠装成“扇形发髻”。浙西南畲族妇女的发饰是“发夹”。

畲族服饰文化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畲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穿具有鲜明民族标志的民族服装,而是各种流行服装。只有在她的旅游景点或表演舞台上,以及她的婚礼庆典上,我们才能看到她穿着民族服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畲族人白天穿畲族服装,晚上大部分都换回时尚。更多的时候,畲族服饰成为畲族人在节日活动或民族旅游发展中接待游客的礼仪服饰。畲族服饰的物质文化基础动摇,使得畲族服饰文化走向衰落。

畲族服饰文化衰弱的原因

1、畲族服装制造技术的衰变

畲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精客”。“织木皮、染果、五色衣服……五颜六色的衣服”是他们最深刻的印象。他们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种植可以用来制作衣服的作物,如苎麻。霞浦毗邻浙江苍南和平阳,生产丝线。这些丝线也成为畲族制作服装的重要材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她的一半以上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的纺织布制成的。即时的她村可以说是“每个家庭都种植з,每个家庭都织布”,这占了很大比例。20世纪80年代以后,机织布、化纤布、聚酯、人造丝等新布进入霞浦社区市场,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自种、纺织、自织布或棉土布,成为她服装的主要面料来源。

浣熊的衣服是蓝色或黑色的,历史上用作染料的植物是靛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蓝淀(靛蓝)。蓝色有两种,叶子高的叫马蓝,小的叫板蓝。郡中多板蓝,霜后切割,浸入巨桶中,然后停留,是它的枝干,纳灰疾搅拌,泡桶微白,久而久之变绿。

浸泡,淀花和灰,是澄,储存并排出水,淀可过滤和过滤。”明清时期,她的大多数人使用自己的靛蓝作为染料,但由于染料生产过程复杂,耗时费力,有脱色现象。中华民国以后,她的大多数人使用进口的化学染料,放弃了植物染料。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的服装染料基本被废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价格便宜、染色方便、不易脱色的化学染料。使畲族制作传统服饰的染料技艺丧失,加速了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畲族长期生活在山野之间,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前,许多霞浦畲族家庭还拥有纺织工具,如纺织车、拖拉机、架子、缠绕车、梭子、经帘、织机等。

这套工具由竹子和杉木制成,经久耐用,一般可以使用数百年。从收获苎麻到织布,我们应该经历破碎、扭曲、纺织、拉、拉、织布等过程。在传统社会中,女性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制作大麻和纺织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纺织工具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女性的服装生产工具逐渐消失。

2、服装制作艺术家的继承人很少

制作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风味的畲族服饰,需要特殊的技巧,如织布、蜡染、编织花带、刺绣等复杂的工艺程序。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女孩编织的花带色彩鲜艳,有蓝色背景红花、绿色背景白花和白色背景黑子图案。

畲族服饰的另一个特点是刺绣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大多数从事刺绣的人都是男性。他们会在女装、床单、鞋面、烟袋等上绣上精美的创意图案。如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霞浦畲族的传统服装生产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存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实施了“指导社会变革”。这一时期面临着来自西方模式的全球现代化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其他发达民族的主流文化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

在外部压力(国家指导)和内部动力(自然发展)的作用下,她进行了深刻的社会转型,包括社会基本价值、生活方式、文化心理、道德价值信仰等隐藏结构的变化。除了社会转型的深层原因外,个人需求的转变也加剧了她服装文化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畲族特别是中青年出于改变生活状况的需要,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寻求个人发展的合理动机,他们不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此外,当他们回家探亲时,他们想到的是给父母和亲戚带来一两套合适的时尚服装。

因此,除了老年人,留守妇女偶尔也会看到她们穿着极其简单的凤凰服装,中年妇女很难看到她们穿着民族服装。60-20世纪70年代,富裕的畲族家庭在结婚时像往常一样要求服装工裁剪几套凤凰服。30多年后,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穿破了这些衣服,有些人把它们转移到别人身上或压在盒子底部作为死后的生日服装。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新衣服可以补充,凤凰服装的总量逐年减少。

有些女性认为穿凤凰服必须梳凤凰发髻,而梳凤凰发髻非常耗时,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她们不再穿凤凰服。

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畲族人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染织、刺绣等民间工艺的研究和生产,没有需求。畲族传统服饰逐渐失去了市场。王坛成衣匠钟石玉师傅告诉我,“偶尔会有一两个东家要做凤凰服,但是没有地方可以买到制衣面料和刺绣图案的五色丝线,所以我不得不放弃。”随着老艺人年龄的增长,年轻人很少参与其中,畲族服饰面临着技能流失的危险。

保护畲族服饰

畲族传统工艺技术是经过数千年积累的人类文明瑰宝。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一样,它需要人们精心保护、研究和整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这是一个在畲族人民面前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话题。

事实上,解放后,霞浦博物馆、民宗局等有关部门在收集和展览畲族服饰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们多次普查霞浦的畲族文物,并收集了大量的畲族服饰作为博物馆展览。此外,他们还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展览馆合作,收集畲族服饰展品进行区域文化交流。

然而,作为人们的日常必需品,大量的优质服装仍然留在民间,让人们看不见。仅牙城一层一层的村庄就有数百件畲族服装。近年来,自发的民间收藏氛围也在形成。西南半月,村里建了一个收藏馆。由于区域限制,这种民间收藏馆无法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霞浦畲族服装全貌,博物馆很少向公众展示,因为游客数量少,除了节假日。

因此,不可再生的畲族服装每天都在逐渐减少。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记录畲族服装的技术记录,包括工艺流程,并采访少数现有的民间技术人员,以保护该工艺技术。近年来,一些民族文化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工作和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在周文中,邓启耀和其他人主持的“民族文化自我传播、保护和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的基本理念是通过与当地民族的真诚持续合作,增强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信心,提高其文化自我传播、保护和发展的能力。

他们认为保护民族文化(conservation)必须是基于本民族意识的内在意愿,而不是依靠这种内在限制,而不是外部开垦,而是强调自动演讲(evolution)。这种自我传播和保护的方法实际上是借助外力自救的过程。

在自我学习和保护的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学校教育往往与传统思维发生冲突,因此学校成为第一个退出服装文化的地方。

建议:在一些民族学校,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愿意接受民族的审美传统,在课堂上引入自我学习和保护,使课堂成为培养传统技术的基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让学生从小就热爱它,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自我传播和保护也要注意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如何让传习者在自我传习中受益,反过来也不是不可能成为良性自觉的保护。例如,景宁家居服装企业在原始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服装现代语言进行大规模生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从文化输入到文化吸收,到文化输出过程,民族服装保护和继承需要文化理解和情感投资,否则产品将显得苍白粗糙。

今天,当民族的日常着装成为一种欣赏和礼仪的服装时,节日聚会和舞台表演已经成为畲族服装展示的主要场所。霞浦畲族服装工匠雷英设计的大襟刺绣连衣裙在传统风格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宁德首届“金银饰品”服装大赛中,她获得了“畲族服装设计特别奖”。她将畲族服装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流行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古老的畲族服装焕发出时代气息,深受畲族人民的欢迎。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人才在传播和保护方面的培养。只有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保护她的服装文化,只有高素质的人才,她的服装才能继续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